“不说也罢(..)”!
老姐的追求
在我身边的女性中,我最佩服的就是老姐,老姐没有高深的学问,没有不平凡(骄人)的业绩,但她三十年如一日,把入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,并为之不懈(生生不息)地追求,深深地感动了我。
老姐不老,还不到五十岁,是一个厂的厂医。老姐是老三届高中生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(风云乍起)时,她刚交了入党申请书(为了表示对“上山下乡”的绝对响应,她狂热地与几个女同学一起从北大附中步行到清华附中去参加“上山下乡”誓师会,还写了决心书。但令老姐失望的是第一批下乡的人员中,并没有她。老姐身体不好,按规定是不能上山下乡的,但老姐“上窜下跳”积极要求,终于感动了校方),她自豪地以第一批上山下乡女知青的身份,走进了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。老姐表现突出,下乡不久就当上了牧村赤脚医生,对入党充满了信心。但仅三年多,老姐就病退返城,她的“在广阔天地锻炼自己,早日加入党组织”的愿望,未能实现(成了终身的遗憾)。
老姐回京后到一家小厂当了厂医。老姐在厂里表现很突出,用她同事的话说:“甭提多积极了”。但这个集体小厂和当时全国的形势一样,热衷于派性斗争,发展党员非常缓慢,老姐在那个小厂干了十多年,一直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。
后来(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)老姐调入一家印刷器材厂当厂医,她对党的追求还是那么执著(这时,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时尚)。对老姐的追求,有的人很不理解,说老姐:“你一不是官,二不掌权,三年龄又这么大了(也没有发展成官的可能),还入什么党呢?歇了吧”。老姐说:“我这人一根筋,爱党,歇不了。”老姐对党的爱是诚挚的,对党的信念是坚定的,党在她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,她的心中不能没有党。
老姐为了自己的信念,为了自己的理想,不为名利所动,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执著的敬业精神,终于使她在46岁那年实现了她的愿望。人是要有理想的,有理想生活就充实,老姐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厂医,物质上并不富有,但她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,她走的是一条高质量的人生之路。
发表于1997年5月18日《北京晚报》女性世界版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唐宋词鉴赏课 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灵枢解难 孙岩 飘动的导游旗 元降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(下册) 权力游戏:简明春秋战国史(套装共2册) 重生火影的修道者 噬神武帝 逍遥医婿 孟胜乐 圣光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(全5册) 风光迫嫁 聊斋志异(经典译林) 女神的上门豪婿 越南密战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周正